把北京爆红小火锅开到小县城,半年赔了50万,总结4点血的教训头条
今年,平价小火锅翻红,且已经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了下沉市场。那么,这波风潮能不能跟,又该怎么跟?或许,一位餐饮界(canyinj.com)粉丝的投稿能带来一些启示。
李伟(化名),在深圳和北京两地工作多年,拿着70万存款回乡创业。创业首站瞄准今年在北京市场明显有“回归”之势的小火锅。在他看来,自己在北京可以7天吃5顿的小火锅,开在家乡的生意一定不会差。
活跃在北京市场上的各式小火锅 图源:大众点评
如今,近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实却给了李伟当头一棒。“你能想象,我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赔出了五年的积蓄吗?”。
01开业前,装修超预算、超工期,试营业口味不稳定
在此之前,回乡创业的想法已在他心头沸腾多时,也正因如此,近两年,他一直留意观察北京市场上的项目,想通过“下沉市场复刻一线市场”的通用逻辑找创业项目。
在小火锅之前,李伟考察过奶茶,发现知名品牌的奶茶在当地已经都“名茶有主”;考虑过木桶饭,但考虑到家乡人日常吃面的习惯放弃了做“饭”的想法。直到遇见了小火锅,“连吃5天都不会腻,人均在50-60元左右,性价比非常高,我觉得我遇到了理想的项目”。
确定开小火锅店,李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是口味符合当地人的味型特征;
二是小火锅本是大众熟悉的品类,无需市场再教育;
三是相对平价,在县城也能“吃开”;
四是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都相对较低。
6月中旬,李伟发动家人在家乡帮助他找店面;6月底,李伟正式辞职投入战斗。在李伟的计划中,门店可以赶在8月中旬开业,可以先炸一波暑期小旺季的尾巴,收获一波流量。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回到家乡后,李伟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
第一步是敲定店面,以7万一年的租金拿下了当地一条“汉唐街”对面的一个50平左右的门店。在李伟看来,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因为对面“汉唐街”同等面积的门店,年租金均在15万 。
第二步是设计装修,李伟特意找了认识多年的设计师朋友。朋友给出的建议是轻硬装走工业风格,重软装做后期修饰,把成本控制在10万以内。但李伟却豪气地拿出20万预算,让朋友设计出“一眼惊艳”、“有质感”的感觉。跟着李伟的思路走,不仅被朋友调侃像是在装修“军统站”,而且改改装装用了2个月。
最后,装修 设备共计花了25万 ,但李伟表示,“完全不是我想要的感觉”;“感觉‘四不像’”。
第三步是在装修的同时,定菜品,找供货。此时,又发挥出了朋友的作用,从小料调味到锅底烹制全是出自几个厨师朋友之手,李伟则全程当甩手掌柜,且李伟表示:“味道意料之中的好”。设备以及供货渠道,也是朋友介绍而来。
但真正准备开门迎客前,李伟发现,店里少了朋友的帮助,小料的口味就变得“飘乎不定”,试营业第二天更是被食客吐槽:麻酱过甜,味/鸡精味过重。
经过紧张的筹备,李伟的“美式”风格小火锅店在9月初开业。从9月初到现在,除了开业前三天的半价活动期外,李伟的小火锅店日营收稳定在500元以下。有一天下雨天,更是只接待了一对小情侣,收入96元。
从盘店到当下的12月份,李伟算了一笔账,不足半年的时间,已经赔出去50万。之所以向餐饮界(canyinj.com)投稿,是因为分外迷茫,不知道该不该坚持,坚持的方向又在哪里。
基于李伟的叙述,餐饮界(canyinj.com)为他梳理了其在创业过程中踩到的坑,其中,最大的坑来源于“照搬”一线城市的模型到八线县城。
02 赔了50万,第一步就错了
在餐饮界(canyinj.com)看来,李伟做小火锅项目的理由看似很充分,却停留在外行人看餐饮的浅层层面。
在交流中,餐饮界(canyinj.com)问及李伟有没有想过小火锅为何会在一线城市翻红?李伟哑口无言,这是他没有思考过的维度。事实上,从做网红项目的角度而言,我们跨区域复制的从来不是它的模式,而是支撑项目“红”起来的一个或多个本质元素。
比如小火锅翻红的本质,有它的高性价比定位,它在一线城市人均50-60元的价格,可以让城市人群可以无负担高频吃火锅;有它小份制且丰富多样的产品,让食客可以吃到更多元搭配的食材;有它的“小锅”场景搭建,为城市广泛的一人食、两至三人小团体用餐提供便捷,且时尚感、氛围感突出,吸引年轻人就餐。
找到小火锅翻红的本质,我们在进行跨区域投资时,还需要把这些本质元素进行重新整合,打造匹配当地市场的新模型。在这一点上,当李伟决定复刻一线城市小火锅的时候,就已经迈出了错误的第一步。
首先是定位,一线市场人均50-60元的“高性价比”,在县城是中端消费。开业之后,李伟发现自己面对的竞争对手不仅已经在开的旋转小火锅,还有人均在30-40元,甚至是10-20元的各种串串香、街边麻辣烫等,自己即便把人均降到了40-50元,但和他们比拼性价比,仍不占优势。特别是李伟在短视频网站上看到了当地“个位数吃烤肉”、“全店一元一串的串串香”、“12.9元套餐麻辣烫”,李伟更是陷入深深地自我怀疑,直呼:“卷不动,真的卷不动”。
第二是产品,消费者评价“这不是在哪里都能吃到的吗?”在李伟的店里,当地串串香、旋转小火锅有的菜品他都有,但大家没有的他同样没有。这就是我们提到了同质化竞争。事实上,即便是我们做大众餐饮,同样需要差异化的产品,在小火锅领域,它可以是一些高价值的产品,比如高品质牛羊肉,也可以是一些高流量的产品,比如甜品、现制饮品等。
李伟提到的火锅店甜品
跑了一圈市场,李伟发现城东有一家社区火锅店,同样是40-50元的定位,但它家有近十款甜品,几乎是每一桌的必点项;李伟还观察到今年海底捞开出的“嗨捞”门店,虽然主打性价比,但它的招牌是高附加值的牛肉产品。
反观自己的小火锅店,除了场景高级点外,就只有随便一家火锅店、串串香店都可以吃到的菜品。
第三是场景,小火锅的场景在一线城市主要对标的上班族、一人食等人群,他们的消费可以更高频,消费能力也更强。但在下沉市场,小火锅对标的小家庭消费、闺蜜小聚等小群体人群,这些群体的消费不仅更低频,且更追求性价比。
与此同时,县城里的餐饮,可以有氛围感,但不能太高级。李伟发现,有人在门口拍照但不会进来用餐,对于他们来说,“高级”的装修本身就是一种“门槛”。
从一线城市照搬过来的模型,让李伟在下沉市场一败涂地。
03 小白踩坑,坑坑不一样
但从李伟整个创业的过程来看,能够在半年时间亏出50万,照搬模型也只是其踩坑的第一步。
在这里,餐饮界(canyinj.com)梳理出四大坑,希望所有餐饮创业者引以为戒。
第一坑:从不同层级市场直播复刻餐饮模式。
正如上述所言,不同层级、跨区域市场复刻餐饮项目时,更多的是复刻的是产品形式、营销方法、门店风格,但不能生搬硬套。
第二坑:“想当然”地选址。
如果说模式定位是李伟踩到的第一大坑,选址,是李伟在此次创业中踩到的第二大巨坑。在缺乏对店面人流量、流量特征长时间观测地情况下,“想当然”地寄希望于承接附近的流量,是餐饮选址的大忌。
在餐饮业,一直有“半条街”的说法,说是餐厅做的是“半条街”的生意,隔了一条马路,生意便是天差地别。李伟每天看着对面的“汉唐街”每到晚上灯火辉煌,人流如织,自己这半条街的修车铺、水族馆、宠物医院等早早关门,独留自家的门店苦守“寂寞的夜”。
第三坑:靠朋友跑通环节,自己却“一知半解”。
时至今日,李伟调料的功底依然不稳定,对当地冻品市场的了解也完全来源于朋友。而事实上,餐饮小店经营,一定一定要亲自跑通菜品供应、门店设计、门店管理等在内的全经营链条,才能更好的把握出品品质,控制运营成本。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听取专业朋友的建议,但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梳理。
第四坑:“拍脑门”做决定,按自己的喜好开店。
从选项目到选址,再到门店装修,所有的开店流程,几乎都是李伟一个人在“拍脑门”做决定。即便中间有人给出了专业建议,但最终也不得不跟着李伟这位老板的思路走。事实上,很多餐饮创业人都忽略了创业的本质,创业的本质是挣钱,挣钱就需要考虑成本,考虑用户需求,而非是跟着自己的喜好走。
04参某说
面对当前的情况,李伟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意义?餐饮界(canyinj.com)当前的门店 “及时止损”,因为在门店定位、选址时事实上已经决定了当下的结果,后期做整改的意义不大。与其寄希望于即将到来的春节旺季小捞一把,还不如趁着春节旺季前把店转出去,收回一些成本。那么,总结李伟的教训,不能跟的不是一波又一波的网红餐饮风潮,而是直接复制,跟着老板感觉走的创业思维。与此同时,最后还要特别提醒各位,所有网红餐饮都有流量周期,在流量周期的上升期入局、捞钱,在衰退期退出或是凭本事穿越周期,才是正确的创业节点。否则,可能会让创业事倍功半,难上加难。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