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再回应“双标”,中国调协支持追究造谣者责任!两者关系很深头条
国庆长假过去5天,有关海天味业食品添加剂“双标”的舆情风波还在发酵。
最近几天,社交媒体平台不断传出爆料称,在中国市场售卖的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而海外市场售卖的海天酱油则为零添加,并以此指海天产品生产具有“双标”。
10月4日深夜,海天味业再度发布声明《中国品牌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呼吁》,回应近期引发热搜的“国内外酱油产品‘双标’争议”。海天在声明中表示,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食品制造中,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均有明确的法规标准,这些标准本身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此前在9月30日,海天味业发布声明,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我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不过从网络舆情来看,该声明并未减轻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焦虑。
海天味业再发声明:
认为有添加剂不好是误解
10月4日晚,海天味业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对产品添加剂争议做出进一步回应。
海天味业在声明中进一步指出,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法规标准不同,对应的产品标识也有所不同,说是一国(地区)一标也不过分。“这不意味着哪国就一定比哪国好,也不意味着出口的就一定都比国内的好。”海天味业表示。
海天味业在声明中称,此次对海天和中国调味品行业的攻击,企图用食品添加剂来误导消费者认为中国食品比外国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别有用心。
“海天产品的内控标准要求,大多都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标准,同一品质的产品,国内国际的内控标准都一致。”海天味业称,企图用所谓“双标”来挑起消费者和中国品牌企业的矛盾对立,不仅打击了中国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更会严重影响“中国造”的世界声誉。
此前海天味业表示,海天所有产品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并且随时接受国家及各级食品安全主管部门的常态化监督和检查。此外,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中国相关标准法规要求。
当时的声明指出,部分短视频账号借“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话题,利用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制造焦虑和恐慌,在网络上制造并且散播谣言,妖魔化食品添加剂,黑化中国食品安全,甚至将“酱油致癌”“吃酱油掉头发”“坑害国人”等标签扣在海天产品身上,严重损害公司品牌形象,其言行已构成对公司名誉权的严重侵害。
近段时间,在部分社交平台出现大量爆料称,海天味业的酱油是“海克斯科技食品”,认为海天酱油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存在差异,所谓“海克斯科技”,本是游戏用语,指魔法与科技的融合技术,后延伸到食品领域,多指使用食品添加剂制作的食物。有网友爆料,海天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而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零添加,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其产品生产是“双标”。
截至10月5日,在某主流短视频平台中,“海克斯科技”话题已获得28.4亿次播放量,“科技与狠活”则获得25.4亿次播放。各大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排查家庭中使用添加剂的调味品的内容,同时寻找货架上“0添加”产品的内容也激起大量点赞、转发。
中国调味品协会鼓励追究造谣者责任,
海天与该协会关系密切
紧随海天味业的深夜声明,10月5日中国调味品协会也在ag娱乐官网官方网站官网发声,表示要净化市场环境,引导调味品企业高质量发展。并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协会资料显示,中国调味品协会由全国酱油、食醋、酱类、酱腌菜、腐乳、烹调酒和各种调味料生产经营及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组成。是跨地区、跨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国性、非盈利性行业组织,是国家一级协会。
对于网友质疑的“双标”问题,中国调味品协会在声明中明确提到,标准本身并不存在高低之分。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要求全部经过权威机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食品生产企业只要严格按照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其生产的产品就是安全的。
该声明还表示,餐饮业和消费者需求的快速迭代,加快了酱油产业的市场细分和产品创新,生产企业在遵守国家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各细分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可以满足各种酱油口味的需求,还可以提升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水平。此次事件的发生,对中国调味品的生产和市场造成了不良影响,对此深表遗憾,并支持因舆情受到影响的调味品企业依法维权,追究网络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有网友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ag娱乐官网官方网站官网公布的“酱油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领导机构名单发现,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均来自海天公司。这份名单公布时间为2014年1月,是委员会ag娱乐官网官方网站官网有关于领导机构成员的最新公开信息。尽管后续换届后的委员会领导机构名单并未在ag娱乐官网官方网站官网公开,但从网络中有限的公开信息依然可以发现,海天公司在该委员会中十分活跃,并且公司成员也在其中长期担任重要职务。
在2016年由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换届大会中,海天味业作为协办方,根据当时发布的新闻稿,第二届酱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会秘书长同样均为海天公司成员。
直到2022年,从刚刚于9月22日举办的中国酱油及调味酱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的相关报道中依然能够发现,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也均来自海天公司。
调味品加添加剂是否健康?
资料显示,此次陷入舆情风波的海天味业是一家专营调味品的上市公司,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等百余品种,2022年半年报称公司年产值超200亿元,海天酱油的产销量连续25年列全国第一,目前公司市值超过3800亿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海天酱油使用的添加剂,与提鲜有关。华南理工大学冯云子在2021年7月发表的论文中表示,酱油鲜味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分解,也有部分来自调配阶段所加入的鲜味剂—谷氨酸钠。
莆田核苷酸酱油公司陈俊香于2000年在《中国调味品》发布的论文显示,呈味5-核苷酸添加剂,能够在酱油中实现“鲜味相乘”效应,增强食物鲜度。
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国家标准不一。比如苯甲酸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但日本已经停止生产苯甲酸钠,并对它的使用作出限制。
根据证券时报报道,有中国农业大学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认为,这次舆情事件的核心指向之一,应该是零添加剂的食品是否更健康这一问题。对此,她表示,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酱油,其他食品也会适当放入食品添加剂。不能简单认为有添加剂的产品好或不好。
对于食品添加剂是否健康,人民日报旗下《健康时报》10月4日发文援引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巧的说法称,食品添加剂是把双刃剑,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食物的口感、色泽和保质期都远不如有添加剂的品种。但陈巧也提醒,加工的熟食和红肉制品等最好少量食用。
与此同时,财务数据方面显示,海天味业的经营显露出一定压力。2022年上半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135.32亿元,同比增长9.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3亿元,同比增加1.21%。虽然从财务表现来看,公司依然是健康稳健,并且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公司方面也曾坦言,“目前确实面临非常大的压力。”
按公司此前规划,海天味业2022年度计划营业收入目标为280亿元,利润目标为74.7亿元。这一目标是否会受到舆情影响,有待市场进一步观察。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toutiaoxiansheng或qq1499596415。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